本节主要讲解图形的相互覆盖和图形的透明度配置
1.写入基础代码
配置窗体大小为宽400,高400的正方形
void setup(){ size(400,400);//设置窗体为宽400,高400的正方形 } void draw(){ }
void draw(){ background(255,255,255);//设置背景色为白色 }3.在X=100,Y=100的坐标绘制一个绿色的正方形
4.在X=120,Y=120的位置绘制一个边长为60的红色矩形
我们会发现,红色矩形部分覆盖了绿色矩形
void draw(){ background(255,255,255);//设置背景色为白色 fill(0,255,0);//设置填充色为绿色 rect(100,100,60,60);//在X=100,Y=100的位置绘制一个边长为60的绿色矩形 fill(255,0,0);//设置填充色为红色 rect(120,120,60,60);//在X=120,Y=120的位置绘制一个边长为60的红色矩形 }

4.清除边框。
我们可以看到,绿色矩形和红色的矩形有一条黑色的边框。可以通过noStroke()函数来清除所有的边框。请注意S是大写
void draw(){ background(255,255,255);//设置背景色为白色 fill(0,255,0);//设置填充色为绿色 rect(100,100,60,60);//在X=100,Y=100的位置绘制一个边长为60的绿色矩形 fill(255,0,0);//设置填充色为红色 rect(120,120,60,60);//在X=120,Y=120的位置绘制一个边长为60的红色矩形 noStroke();//清除所有轮廓注意S是大写 }

5.图形透明度配置
现在界面上红色把绿色覆盖了,我们有时候需要看到红色下面的绿色。这时候,我们可以配置红色的透明度,让其显示底部的内容。
在fill中,添加第四个参数,即可配置透明度,透明度的取值范围为【0-255】之间,值越小,透明度越高
void draw(){ background(255,255,255);//设置背景色为白色 fill(0,255,0);//设置填充色为绿色 rect(100,100,60,60);//在X=100,Y=100的位置绘制一个边长为60的绿色矩形 fill(255,0,0,100);//设置填充色为红色,并且配置透明度为100,透明度的取值范围是【0-255】之间 rect(120,120,60,60);//在X=120,Y=120的位置绘制一个边长为60的红色矩形 noStroke();//清除所有轮廓注意S是大写 }

6.清空界面,并且绘制新的图形
有时候,我们需要清除掉旧的内容,替换上新的内容,这时候我们可以使用background即可
void draw(){ background(255,255,255);//设置背景色为白色 fill(0,255,0);//设置填充色为绿色 rect(100,100,60,60);//在X=100,Y=100的位置绘制一个边长为60的绿色矩形 fill(255,0,0,100);//设置填充色为红色,并且配置透明度为100,透明度的取值范围是[0-255]之间 rect(120,120,60,60);//在X=120,Y=120的位置绘制一个边长为60的红色矩形 noStroke();//清除所有轮廓注意S是大写 background(255,255,255);//设置背景色为白色,并且覆盖之前的所有图形 rect(50,50,100,100);//重新在X=50,Y=50的位置绘制一个边长为100的红色透明矩形。 }

形状覆盖和透明度到此结束,下节将讲解直线的绘制
以下表格内容是本次课程使用到的函数解释 .注意noStroke()的S是大写